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观看考古文博类纪录片时,大家会看到考古发掘人员用各式各样的工具进行发掘工作。在田野考古中,需要各式辅助工具,在“神器”加持下保障考古工作。接下来,我们就以考古发掘流程为顺序,就为大家简单介绍田野考古工作中的装备!
▲《考古学基础》一书中介绍的常用考古工具
●考古勘探工具●
古人的遗物遗迹大部分埋藏在地下。要发现这些遗存,需要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这时,就需要用到勘探“神器”——探铲。
探铲俗名“洛阳铲”,是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在中国著名的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探铲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探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探铲整体由铲头和铲身两部分构成。头端为半筒状,截面呈月牙形。铲身是具有长度的铁杆,并可加长长度。使用探铲提取地下土层后,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提取的泥土和包含物进行判断,以了解地下有无遗存及其分布。
▲使用考古探铲观察土质土色(图源网络)
考古勘探是所有田野考古发掘之前必须做的前期工作。探铲的使用对考古学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是传统考古勘探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除传统勘探手段外,许多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金属探测仪、航拍记录仪等也被运用到其中,得到了考古学家的重视和认可,极大提升了考古勘探获取地下遗存信息的能力。
●考古发掘工具●
布方工具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以探方为单位进行发掘工作。探方面积与边长都有固定的标准,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布方。在布方定点时,会用到RTK与全站仪进行布方点定位与坐标测量、距离测量等;然后用布方镢、筷子、木桩插进仪器定位点的泥土里面,用棉绳对确定的点位依次连接,再辅以皮尺、卷尺、水平仪、标尺、指北针等工具提高布方准确性。
▲用棉绳、木桩布方
▲用RTK测量、放点(图源网络)
▲用全站仪测量坐标(图源网络)
发掘工具
考古发掘,被考古人戏称为“挖土”。将墓室、墓道或遗迹、遗物之外的填土清理走、精细发掘过程中清理遗物表面散土、在探方壁的土层上画地层线,整个发掘过程就是一直在和土打交道,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发掘工具。
铁锹、镐头、铲子就是普通的挖土工具,我们通常用铁锹、镐头、铲子等进行精细发掘之前的土层清理工作。
精细发掘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工具是手铲。
目前国内外考古发掘中使用的手铲共有三种类型 :尖头手铲,平头手铲和两用型手铲。
我国田野发掘所使用的传统手铲属于前两种类型,也称为桃形铲和平头铲。
如今在国内的考古工地可以见到一种平头宽身手铲,这种手铲也被称之为巩义铲,据说是由河南巩义一位具有十多年考古发掘经验的老师傅齐应济研制而成的。手铲的侧身可以刮面、清土;手铲的平头可以找边,即慢慢剥离不同遗迹单位并找到灰坑、墓葬等的边界;手铲的前端也可以在找到遗迹或画地层线时使用。
还有鹤嘴锄与扇形锄,在土较硬时才会用到,一般发掘者只用手铲做精细发掘。
▲巩义铲
▲用手铲划分地层线(图源网络)
▲用鹤嘴锄刮面(图源网络)
考古工作者一生与手铲共同战斗在田野中,手铲是每一位考古工作者最熟悉的伙伴,也是考古工作者经验的象征。一些考古工作者会拥有自己专属的手铲,这把手铲会跟随主人走遍各地的发掘现场,帮助主人完成每一次发掘,一把手铲贯穿整个职业生涯。一位考古人独有的手铲越破旧,证明技艺越纯熟、经验越丰富。国外也有颁发金手铲奖或者给退休的考古学家赠送金手铲的事情。
当遇到需要进行精细清理的遗物如丝织品、体积极小的遗物等的时候,为了防止破坏文物细节或清理不够彻底,就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发掘。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精细发掘工具包了!如下图所示,包里有铲形工具、木刀、木签、不同大小的刷子等,都是精细操作时所用工具。
▲精细发掘工具包
虽然这些工具看起来“高大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经验的师傅用一把小刀、一小根竹子或木头很快就能削出一个小工具,还可以根据当时的需求进行改造,用起来也非常顺手,可谓“大巧不工”。
▲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现场,发掘人员正在用刷子清理古鳖残骸
筛选工具
探方中发掘的土需要用筛网过筛,以防遗漏重要遗物。
在发掘过程中,需要在不同地层中提取土样,寻找和发现古代植物遗存,进而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过程。因此,还需要对提取的发掘单位土样进行浮选,用筛网、水盆、网纱袋等工具接水清洗遗物、浮选土样、晾晒土样。
▲浮选土样
清理工具
发掘出来的土壤经过筛选后,通过斗车推到远处集中堆放。斗车有单轮、双轮等款式,主要是方便发掘人员能在隔梁中推车行走。
每天的发掘工作结束后,要自觉清扫探方隔梁、关键柱和探方内的浮土,笤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用斗车清理发掘现场浮土(图源网络)
●装袋、记录工具●
标签纸和密封袋通常是组合使用。常作为收集与记录的工具,将发掘出土的陶片、瓷片、石器、动物骨骼等遗物装袋保存并记录,在标签纸上详细记录地点、数量、时间、坐标,记录者等信息,再将标签纸用密封袋密封保存。
同时,发掘者每天要进行探方发掘的记录,以供日后回顾、验查发掘细节,需要用工作日记本记录发掘日记。
▲器物标本和密封装袋中的标签纸(图源网络)
▲考古发掘探方日记本等(图源网络)
这些发掘“神器”,有些是针对考古工作的特性而专门设计的工具,有些是我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在实际工作时选取的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能在考古工地上发挥独特作用的物件。有了这些的装备加持,才能保障考古工作顺利开展。
(撰稿:陈苑萱)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