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腿冰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存在脾阳虚、肾阳虚等病理性因素。冬天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若冬天小腿冰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一、生理性因素:人体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属于阴平阳秘状态,充足的阳气可为四肢肌肉起到温煦效果。冬天气温较低,且小腿位于肢体的末端,属于阳气难以达到的地方。若冬天长期处于户外,或衣着较薄、缺乏运动等,可导致阳气暂时无法温煦小腿,出现小腿冰凉的现象。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在进入温暖环境、增添衣物后,小腿冰凉现象可自行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1、脾阳虚: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阳虚衰,可导致脾阳温煦肌肉的功能失衡。此时人体气血不足,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条件下,就可出现小腿冰凉;
2、肾阳虚:足少阴肾经走行于下肢内侧,若肾阳虚,可导致肾经走行部位寒气偏盛,出现冬天小腿冰凉。且中医认为肾属水,为阴中太阴,冬天环境阴寒易导致肾阴盛阳衰,足少阴肾经走行部位寒凉,可表现为冬天小腿冰凉、小便频、腰膝冷等症状;
3、其他:若患者外感风寒、内伤寒湿等,也可导致人体阳气不足,小腿等部位无法温煦,出现冬天小腿冰凉。若小腿局部受寒,寒邪入里,也可出现小腿冰凉、骨痛等症状。另外,在西医临床中,冬天小腿冰凉可能与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有关。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产热减少,代谢减慢,可造成冬天小腿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