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鸡蛋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分解蛋白质产生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风险。此外,食用臭鸡蛋还可能影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三、如何辨别鸡蛋是否变质
1.观察外观
新鲜鸡蛋蛋壳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裂缝、无黑斑。而变质的鸡蛋,蛋壳可能出现明显裂缝、霉斑,甚至有液体渗出。打开鸡蛋后,新鲜鸡蛋的蛋清清澈透明,蛋黄圆润饱满,位于蛋清中央;臭鸡蛋的蛋清则浑浊不清,蛋黄变形、散黄,甚至与蛋清混合在一起。
2.闻气味
新鲜鸡蛋几乎没有特殊气味,或仅有淡淡的蛋腥味。一旦鸡蛋出现臭味、腐臭味,即便臭味不明显,也表明鸡蛋已经变质,不宜食用。此外,若鸡蛋有刺鼻的酸味,同样说明鸡蛋已变质。
3.触摸感受
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内部紧实,没有明显晃动;而变质的鸡蛋,由于内部结构被破坏,摇晃时会有明显的液体晃动声,手感也较为松散。
四、科学储存鸡蛋,避免变质
1.控制储存温度
鸡蛋适宜储存在2-5℃的环境中,这个温度既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能减缓鸡蛋内部营养成分的分解速度。因此,将鸡蛋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是较好的选择,但要注意避免与有强烈气味的食物放在一起,防止鸡蛋吸附异味。
2.正确摆放鸡蛋
鸡蛋的大头有一个气室,储存时应将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这样的摆放方式,有助于保持鸡蛋内部的气体流通,减少微生物进入气室并向鸡蛋内部侵入的机会,延长鸡蛋的保鲜期。
3.注意储存时间
即使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鸡蛋也有一定的保质期。一般来说,新鲜鸡蛋在冰箱中可保存30-45天左右,常温下保存时间更短,约为15-20天。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鸡蛋的新鲜度会逐渐下降,因此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鸡蛋。
臭鸡蛋是鸡蛋变质的产物,食用后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诸多危害,切不可因一时好奇或侥幸心理尝试食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正确辨别鸡蛋是否变质,科学储存鸡蛋,确保入口的每一颗鸡蛋都是新鲜、安全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误食臭鸡蛋而损害健康,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