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系车加价三万,而后还需排队等待购车;如今它降价五万,却无人前来问询。
丰田、本田、日产的销量皆呈集体腰斩之势,这背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故?此文凭借真实数据以及车主的故事,将日系车“跌落神坛”的残酷真相予以揭露。
一、销量暴跌:从“加价王者”到“骨折甩卖”
2025年1月,东风本田的销量同比大幅暴跌了69.3%,广汽本田则下滑了57%,东风日产的销量更是遭遇了“脚踝斩”。
曾经需加价1.5万才能提车的雷克萨斯ES,如今在终端有超5万的优惠,却依然难以挽回颓势;日产轩逸的经典款裸车价已跌至6.98万比国产混动车还要低廉。
数据说话:
日系三强2023年销量:丰田下滑12.4%、本田跌10.1%、日产暴跌24.4%。
2024年上半年,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跌破12%,仅为巅峰期(24.1%的一半。
车主故事:
广州车主@老张开着飞度说道:“2018年购买了飞度,落地价是11万,而今年二手的飞度却仅仅卖4万。隔壁的比亚迪秦PLUS,新车才卖7.98万并且配置高很多,如此一来,这所谓的保值神话早就破灭了!”
二、三大致命伤:日系车为何“打不过就躺平”?
1、新能源冲击:省油优势被“偷家”
日系车引以为傲的“省油经济”标签在插混和纯电车型面前,彻底地失效了。
比亚迪DM-i车型亏电时的油耗仅为4L100km,而卡罗拉双擎的亏电油耗比它高0.5L并且比亚迪DM-i车型的价格还便宜2万。
实测对比:
丰田卡罗拉双擎vs比亚迪秦PLUSDM-i城市通勤场景:
油耗:卡罗拉4.5L100kmvs秦PLUS3.8L100km
配置:卡罗拉塑料方向盘+卤素大灯vs秦PLUS全液晶仪表+自适应巡航
车主科技宅小王:“日系混动,只能挂蓝牌。而秦PLUS呢,能上绿牌,还免购置税。每年能省下3000块油费,如此一来,傻子才会去选日系!”
2、质量神话崩塌:变速箱成重灾区
2024年,SUV投诉榜前十里,日产逍客、奇骏以及丰田RAV4一同上榜,问题主要集中于CVT变速箱方面,有顿挫现象且存在漏油问题。
某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表明,日系车的投诉量所占比例达到了32%,远远超过了德系车(18%与国产车型(25%)。
典型案例:
日产轩逸车主@老李吐槽道,新车仅仅开了2万公里,变速箱便报出了故障码。4S店称需更换总成,其报价为2.8万不过这车二手仅值5万!
丰田机油乳化这一问题,在持续地发酵着。2024年,更是召回了超过10万辆的混动车型。
3、品牌溢价消失:智能座舱差距明显
日系车智能化水平被国产车“降维打击”。
测试显示:
北京车主@数码控大刘:“坐进凯美瑞像回到诺基亚时代,汉EV的旋转屏+5G联网才是智能机!”
三、日系车还有救吗?两条生死线
1、电动化转型:慢半拍的代价
丰田bZ4X,续航标称为615km,不过实测在冬季时,却仅仅只有380km;本田e:NS1被揭露出其快充功率存在虚假标注的情形,从30%充至80%这一过程,需要45分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车:
比亚迪海豹实测续航达成率92%;小鹏G6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
行业判断:
日系品牌,如果不能在2026年之前,推出续航600km以上,且支持800V高压平台的量产车,或许将会彻底,退出主流市场。
2、本土化研发:拒绝“特供减配”
大众ID.3通过降价,从而实现了逆袭,其月销量成功突破一万。这充分证明了,外资品牌倘若愿意“贴近实际情况”,依然能够拥有市场。再来看一看日系:
丰田bZ3直接,套用了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因而被嘲讽为“贴牌车”
本田中国研究院2023年研发投入仅比亚迪1/3
车主建议:
@汽车工程师老陈:“学学特斯拉搞本土供应链,学比亚迪玩垂直整合还在用5年前的老平台,活该被淘汰
结语: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